环形铸件收缩后内径变大,变小?

流星泪10-05 07:38

一个圆环形铸件冷却收缩,从实践来说,内径都是变小的。但是该怎么解释呢? 1、铸件冷却时,外层先凝固,中间后凝固。随着热量的散失,分子间距逐渐变小,那应该是内外径均向中间收缩,也就是内径变大,外径变小(而且实际铸造中,内径变小还会受阻)。--至于应力作用,总觉得缺乏合理的解释。 2、至于热膨胀公式,我觉得那不是在解释原理。 3、有几个设想是挺有意思的,一是先用一个圆片补全圆环,收缩后再拿掉圆片,内径变成外径了,收缩了吧?二是设想圆环是由很多很薄的圆环组成,每个很薄的圆环是不是都收缩?所以,内径也是收缩的。--但这只是设想,我觉得也不是在解释原理...

17回答
流星泪10-05 11:48
大神速来,小神也速来...
a39484039110-05 10:38
7# hao937hao 这个问题好解决!在环的中间放一个圆柱或者球(注意和铸件的距离,防止接触面少而引起挤砂)用来保证中间的强度。 这种情况应该是在灰铁件比较突出吧?个人猜测是灰铁易结壳,然后在自膨胀阶段,内腔软受阻小,所以内腔 变化大于外墙.
四海人士10-05 10:08
3# lipton 这个当然说的是固态收缩了。。。
LICHH10-05 09:38
14# brucelnsy 我所说的凝固是固态收缩,此时已没有液体。中间后凝固表述不是很准确,实际上我的意思是分子运动能量的变化过程,外层散热快,分子动能降低快,所以率先达到常温下的状态,而中间部分分子活跃度降低过程中,会不会使四周的晶胞向中间收紧?这是我想表达的意思。
hao937hao10-05 09:18
11# 流星泪 好吧,我承认我表达有问题... 中间后凝固表述不是很准确,实际上我的意思是分子运动能量的变化过程,外层散热快,分子动能降低快,所以率先达到常温下的状态,而中间部分分子活跃度降低过程中,会不会使四周的晶胞向中间收紧?这是我想表达的意思。
四海人士10-05 08:58
1# 流星泪 内径尺寸变小是相对于原来的模样来说的,铸件从高温到低温总的来说是收缩,因为分子原子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液态来讲要变小许多,所以无论外径内径都是缩小的,设想内径是根橡皮筋,你一松手,它可是变小?!可能会存在你说的中间最后凝固牵扯到内径尺寸变大,但是它影响相对于内径自身的收缩,应该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值。有的师傅谈到的砂芯的影响,那是没有完全领会楼主的意思,楼主讲的是在同等条件下的收缩,设想用泡沫塑料做砂芯,它的收缩阻碍可以忽略不计了吧。 我的观点可以套用毛泽东的理论,要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,什么是次要矛盾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马啸伟10-05 08:38
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不一样,设计模具时一定要实际测量已经生产的铸件,取得合适的数值。资料介绍和其它公司的数值只能参考。
熊旺10-05 08:27
凝固 固态收缩 这2个阶段分开再说
lipton10-05 08:08
1、铸件冷却时,外层先凝固,中间后凝固。随着热量的散失,分子间距逐渐变小,那应该是内外径均向中间收缩,也就是内径变大,外径变小(而且实际铸造中,内径变小还会受阻)。--至于应力作用,总觉得缺乏合理的解释。 说下我自己的理解,不一定正确:外层先凝固,中间后凝固,中部液相区受外侧固相拉力作用下向两侧凝固,中部液相区由浇注系统去补缩充实。并非你所想的两侧均向中部收缩。 环形铸件在整体收缩过程中,内圆受铸型阻碍收缩要比外圆收缩量要小,因此环形铸件外圆缩量通常会比内圆缩量要大些。
流星泪10-05 07:53
我们厂 型砂强度不够,而且内砂胎太高,内腔向小尺寸收缩的比例比外径还大,450的外腔收缩1.5~2mm单边,400的内腔铸出来,一般都是396~394mm,收缩了2~3mm
熊旺10-05 07:38
铸型强度会影响收缩方向。
brucelnsy10-05 07:38
砂型内胎阻碍收缩的话就会产生裂纹
流星泪10-05 07:38
钻研精神值得提倡
冰风浪人10-05 07:38
整体收缩是变小。。 以球铁450-12为例。 壁厚为20。。内经300以内0.8%收缩量。。 300-5000.9% 500-800以上0.9-1% 再大了,直径0.9即可。因为工差也会变很大。。
yang88810-05 07:38
我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迷惑。
流星泪10-05 07:38
请把收缩分为两阶段,:液态收缩,主要体现在重力方向,比如一些铸件如果不放冒口,而且入水片很薄,铸件不能从浇注系统得到充分补充时,就可以看到顶面形状少了一些(大铸件明显).这个时候的体积收缩较小,但是进入固态收缩时,受热胀冷缩影响,就是整体的收缩了。模型的硬度就对这个内径尺寸有一定影响,一般来说内径比外径收缩小一点,主要是因为模型对它的影响。
CGKYK10-05 07:38
铸件收缩大小与砂型的紧实度有直接关系。
相关问答
ljy1125112019-10-11